瓜瓜落蒂之後
您就成為為人長輩
時常聽到小猴子奶奶說小公主或是小猴子說:「他(她)沒在笨」
那時想為何有這一句話出現呢?
其實小孩雖然對外界充滿好奇及勇於嘗試
有失敗終學習成長
記取教訓之後
往後明知道不可為而不為之
您說聰明嗎?聰明,大人有時一而再再而三犯錯哩~
他們由自己身體體驗出經驗
即時得到疼痛教訓時一而再再而三去接觸
他的認定可由那裡得到他想要的
例如:一個小孩打翻的一桶水,原本在家不受注意時,馬上得到關心或是責罰
有些小孩因此知道做錯而有所改善
但是有些小孩回不斷以這方式玩得不亦樂乎
他可能會以此方式得到您的注意和關懷,因為在其它地方得不到
所以有人說小孩自己會有一套引起您的注意,那是他希望透過這方式得到您
改善方式,多多接觸他告訴他多多注意他您說下次他還會以方式引起您注意嗎?
或者是改面目前的吸引他的環境
往往很多大人不了解,您說小孩聰明嗎?大人愚笨嗎?
我再來說一個實際例子,小公主我們時常把她一起帶著時時給予她空間可爬、可走不受限制,然而大人需要走開一下子,放到遊戲床裡面,那她會有何種方式表達我不在遊戲床裡被關起來呢?正確的方式是
……….
………
……..
…….
……
…..
….
…
..
.
把遊戲床裡面的玩去、球丟到您身邊,半隨著哭泣讓您知道
如果我走開她的視線範圍呢?猜猜看她會如何?
……….
………
……..
…….
……
…..
….
…
..
.
馬上不哭用視線搜尋您的身影
所以說小孩引起大人注意應該是他內心的渴望
對與對與錯、危不危險則是其次
最多人遇到
就如嬰幼兒時期的小孩,往往發出哭泣的聲音
肚子餓、換尿布、生病還有內心的渴望
老一輩的聽到聲音之後會馬上抱起來,久而久之他的哭泣可以讓他知道抱抱的溫暖
過多的給予造成他的依賴,那出現假哭的現象
往往這樣你被騙了
也往往一笑置之
所以說給予與不給予小心取捨
他要的不是立刻馬上給予,容易造成依賴的內心
以小猴子小時候為例
幼兒時期沒有養成哭泣就立即抱起來的習慣,反而利用輕拍安撫的方式表達,久而久之不會時常要求抱抱,造就快樂輕鬆的小猴子拔拔
以小公主這時候為例
他被老一輩照顧習慣哭泣抱抱的習慣,而沒有利用輕拍安撫的方式表達,久而久之會時常要求抱抱,造就鍛鍊臂力的小猴子拔拔
很多時候的習慣養成是來自於大人
很多小孩渴望的需求來自大人的輕視
也可以說「其實你「妳」不懂我的心」
PS. 小猴子拔拔我可沒唱歌喔~^^
留言列表